文/来源:智研古今
作为最近楼市政策的最重磅落地,一线城市全面施行“认房不认贷”,据新闻报道,市场对政策表现不一,京沪的快速成交上涨也是意料之中,大家都担心这波政策会促使大行情的再次到来。小编在政策出来后的第一个周末就体验了一下,坐标北京。明显的是看房人数大增,甚至在一些不是很热门的板块也出现了多波同时看一套房的现象。
“认房认贷”政策旨在遏制投机炒房行为,稳定楼市。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楼市出现了房价过高、购房者负债过重等问题。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控楼市,其中包括“认房认贷”政策。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购房者投机炒房的可能性。当然,这种政策产生的一个弊端就是加重了改善房需求民众的换房成本,炒房客不缺资金,对首套二套没有刚需改善那么敏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呼声已久,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重要任务。这种经济环境下,楼市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楼市的繁荣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经济下行压力导致楼市的不稳定和成交量的波动,房地产价格走低加上大量房地产商的发展遇阻、破产,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促使国家出台政策向上稳定房地产,为经济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社会因素也对楼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决策人员认为经过近几年的房地产政策已经使得房价得到抑制,另一方面甚至诸如胡锡进一些自媒体认为中国楼市泡沫已经得到根本遏制,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放宽政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某些改善型居民的居住需求。
楼市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现在看政策到底是什么影响很难预测,国家的政策在房地产方面一直有些后知后觉,希望这次调控能够在稳定楼市的基础上,真正增加人民福祉,相关监管部门加强运行监督,及时调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