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我会!我就是去年上岸的天津三支一扶!
先说结论:天津三支一扶笔试考综合知识、职测和写作,面试形式为结构化面谈。
至于怎么样?我觉得还不错,比公务员考试好考得多,上岸也容易点,而且薪资待遇和正式工没区别,期满后还有许多福利政策,就是报考条件稍微有点高,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挺推荐考的。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想知道具体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福利待遇怎么样、怎么备考等更多更详细的消息,那就慢慢往下看吧!
一、考前须知
l 报考条件
不像其他省市那样可以跨域报考,天津市的三支一扶要求只能是户口在天津或者生源地(也即高考前的户口所在地)在天津的学生才可以报。也就是说,即使你在天津上大学,你的户口没有迁过来的话也是不能报的。而且大部分岗位基本都是面向本科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不多。
有的省市要求报名人员是未择业,但是天津市规定已经就业或者派遣的毕业生也可以报名,所以符合条件的小伙伴们不要顾虑,大胆报考!
l 考试内容
天津市三支一扶的笔试时间是两个小时,100分制,一共有选择题和作文两种题型。
考试内容上,综合知识主要考察我们对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历史科技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职测部分主要考察我们的分析推理和运算判断能力,还有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写作部分则考察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l 在职待遇
天津市的薪资待遇其实还不错,我刚来时每月开4500块,这个薪资在全国三支一扶服务人员的薪资标准中不算低了,再过一段时间,等我工作满一年,还会再涨五百块变成5000,而且除此之外,社保和住房公积金都有交,还有一次性的安家费补贴3000元。多亏这些补助,我这一年下来也攒了一两万,嘿嘿。
除了薪资,其他像什么办公条件、休假待遇、住宿条件等,都和单位正式工一样,也就暂时没有编制这一个缺点 ,其他都和公务员差不多,我还是挺满意的。
l 期满福利
1. 原地转编
两年期满后,觉得原单位不错的想留下来,考核合格后而且有空缺岗位的可以直接被聘用转为有编制的正式工。
2. 定向招录
有考公考编打算的小伙伴可以走这条路子,等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后可以报考定向招录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岗位,人数少竞争小,曲线救国也能吃上国家饭!
3. 考研加分
从三支一扶出来后,你要是想继续念书学习,考研深造,还能享受初试加10分的优待!现在考研也很难,有这10分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二、如何备考
l 资料选择
1. 教材:《中公三支一扶综合知识》和《中公三支一扶职业能力测验》
这套教材它是根据考试的题型编写的,设置了客观题知识精讲和主观题知识精讲两部分,内容很全面,整个体系框架也比较完善。而且它还分了很多模块,有专门讲解经典真题的、有额外补充的知识拓展还有便于我理解学习的课堂实例;每节内容的重难点也用不同符号标注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前期我用这本教材打基础,把笔记都记到这上面,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效果还蛮不错的。
2. 视频课:《毛迪三支全课》
毛迪是我准备三支一扶考试的主力军,它包含了全部我要考的内容,一次性讲完综合知识、职测和写作三科,性价比很高。而且老师讲得很好,我看过的和其他课程比起来,它绝对算得上是第一了。毛迪老师不仅让我理解了各个知识点,还让我掌握了很多有用的做题方法,后面我自己模考的时候分数都在75以上,所以要我说,想快速提分,还是得看毛迪~
3. 题库:粉笔APP
做题时我没有选择再额外购买纸质题库,一是嫌麻烦,二是嫌花钱,直接在粉笔APP上做题,还能收藏、标注自己觉得不错的题,错题也都有记录,不用自己再整理,真的是懒人必备了。而且它也不是只有方便,它的题库很大很全,全国各省市的三支一扶题目都能在上面找到,有不同模块的练习题还有真题,这可比单买两本题库的题要多得多,绝对让你做够。
4. 真题:中公的真题及详解
买教材时,套餐包含了配套的真题卷和答案解析,我就直接用这个来做了。这里面有六套真题和四套模拟卷,我都做了一遍。做真题让我熟悉了考试题型和考察的知识点,也让我更好地掌握了自己的做题节奏和做题顺序,而模拟题是根据真题的特点编写的,对巩固我对题型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l 备考过程
1. 前期:认真看书打好基础
大家刚接触三支一扶时都是小白,不是天生就会综合知识、职测和写作那些内容的,所以刚拿到教材时,一定要认真看一遍,打好基础。
我先看了教材的目录,知道大概要考什么,在比较重要的章节旁边用五角星标注,这样我在学习时就能有的放矢。学的时候,我会边看边画,遇到一些表示程度的限定词,像什么“基本的”、“唯一的”、“最重要的”等定语,我就会格外留心,用圆圈把它们都圈出来,因为这些词很有可能出现在题干中,能决定一道题的答案。
此外,每看完一节内容我就会及时做例题和课后习题,检验一下看书自学的效果,也可以初步了解题目都是什么样的。每学完一整章,我也会手动列一个大框架,参照着教材把不同层次、枝干的知识点填充进去,加深印象。
2. 中期:仔细听课稳步提升
书看完了就轮到视频课了,有了前面的基础再去看视频课时就能更精准地把握重难点。这个时候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步调走,虽然我已经知道大致内容,但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看待一个知识点会联想到的内容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老师会带着我理解记忆知识点,就比如说在讲法理内容的时候,会先用框架把概念列出来,然后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帮助我理解发条背后的原因和考点,每次听完之后,我就把知识点理解透彻了,记忆起来也就简单多了,一节课能记住大部分知识点。
至于写作部分,教材上只有综合知识和职测的内容,写作部分我能看的只有视频课。老师在讲作文时带着我分析材料,教我怎么从材料中挑重点、找中心,然后结合历年高分范文,分析文章结构,总结出一套通用的写作模板。只要记住这套模板,写作文时我就心里有底,思索一会儿就能下笔了。
3. 后期:大量做题查漏补缺
书翻完了,课也看完了,终于到了做题的时候了。这时候做题可不像看完教材打完基础时那样脑袋空空,经历了视频课的提升,我在做题时能明显感觉到进步和变化。拿出手机打开APP,做题时它会自动计时,也给了我一种紧迫感。
考察知识储备和积累量的题目,我一般扫一眼题目就能知道答案,想不起来的知识点也不焦虑,下去再好好看看;需要用脑子计算、判断的题目,我就用老师教的方法做,刚开始还不太熟练,做一道题可能要两三分钟,后来刷题量上去了,一道题就基本稳定在一分钟左右,而且正确率也随着速度提升;还有考察对材料理解情况的题目,抓好主旨句和中心点,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每个模块都刷了一部分的题之后我就开始做真题,给自己掐表定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真题卷上我掌握得不牢固的部分,我就会再去粉笔APP上刷对应模块的题目,努力做到把薄弱的地方都消除。然后再做下一套真题卷时就会多注意之前错过的知识点,有意识地改正错误思路。
查漏补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看错题。错题都是我曾经踩过的坑,表明当时的我对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考前那几天,我手头上的题目和卷子都做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我就停了下来,也不打算再做新题,而是给自己留出几天时间专门看错题。我打开粉笔APP,找到我的错题记录,把常错的题再做一遍,又把题目解析里涉及到的知识点背了一遍,确保自己记牢记准。
整个备考阶段的安排大概就是这样,还有和学习无关的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心态问题。三支一扶的考试不算很难,只要好好准备都能上岸,所以大家在备考时不用把自己逼得那么紧。有些人焦虑得都睡不着觉,这完全没必要哈,放平心态,踏踏实实学就行了。
最后,祝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