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朝花夕拾杯中酒
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应邀于2022年11月27日至28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看到这则新闻,不禁让我想起该国对我国的一个“暖心之举”。2020年2月,正当我国湖北省武汉疫情最严峻时刻,时任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专程访华,并宣布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真是患难见真情。作为有着约4710千米“最长陆地边境线”的北方友好邻邦,蒙古国人口不多,323.85万人(2019年时统计),大约和我国西藏自治区人口数量相当(西藏335万人);国土面积不大,156.65万平方千米,仅有我国的1/6;国家也不算富裕,2019年的GDP约为138.5亿美元(约为955.64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约为4200美元(约为2.95万元人民币),仅相当于我国的2/5(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比我国甘肃省还少12000元,大概与我国2008年或2009年的人均GDP相当,在全球184个国家中排名第109位。
提到蒙古国,就不得不提起一段伤心的历史。其实蒙古国过去也是中国的领土,称为外蒙古。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不久,外蒙古封建上层集团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1915年《中俄蒙协约》签订后,外蒙古在沙俄卵翼下实行“自治”。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从中国独立,但当时的北洋政府一直未予承认。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为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面对斯大林的重压,在万般无奈之中,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根据条约允许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弱国无外交,这种巨大代价,对我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是抹不去的历史伤痕。1949年10月16日,我国与蒙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久,蒙古国向我国提出援助要求,我国立即派出8200名工人无偿援助1.6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得到我国援助的国家。
同位于我国境内的内蒙古自治区相比,2019年,自治区的GDP为17212.5亿元(约为2495.12亿美元),总量几乎是蒙古国的20倍,人均GDP达到了6.78万元人民币(约为9825美元),是蒙古国的2.3倍。
内外蒙古仅有一线之隔,但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百多年前的选择造就了今夕的现状,着实令人唏嘘。
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当得知我国武汉爆发罕见疫情后,国内立即发起了“永久邻邦、暖心支持”行动,为支持中方抗击疫情募捐,蒙古国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共募得资金300万元,通过政府向武汉捐赠。巴特图勒嘎总统访华,又向我国捐献3万只绵羊。对于蒙古人民来讲,绵羊是最吉祥的礼物。这是蒙古国人民最珍贵的情义和礼物。而按当时我国国内绵羊的价格计算,三万只羊价值就超过了7500万元人民币,用一句流行的话说,真是好“硬核”的捐助。更何况,蒙古人民的这份真情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蒙古自古有句谚语:灾荒之年能给你送肉吃的,不一定是富人,但肯定是安达(好哥们)。我国有句话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蒙古国人民千里送绵羊之举,不仅是一种创意,更是一片心意。蒙古国人民的慷慨解囊相助之举,感动了众多的国人。作为回报,在蒙古国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国政府和人民立即给予蒙古国以坚定支持,并多次向蒙方捐赠价值不菲的医用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核酸检测仪、试剂盒、隔离眼罩、测温器材、新冠疫苗试剂等20多个种类的抗疫物资、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等,不仅如此,我国还精挑细选了深受蒙古国民众喜爱的青砖茶2万份、宜红茶2千份,赠送给蒙古人民,尽管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山大。中蒙共同抗疫正是“患难见真情”的真实写照。中蒙两国紧密开展合作,携手抗疫,这才成就了一段“羊来茶往”的外交佳话。
蒙古国有一句谚语,“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中国也有一句话叫“好邻居,金不换”。中蒙两国山水相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病毒无情人有情,中国向蒙古国伸出援手,助力蒙方抗击疫情,希望蒙方人民能够早日战胜疫情。现在,蒙古国国内又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虽然暂时还不清楚此事的背景,而且我国一向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但我们相信,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我国政府一定会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妥善解决。如果蒙方提出请求,中方将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相应的援助。希望邻国蒙古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持稳定,希望中蒙睦邻友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