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美食美衣美生活
给北京的一位朋友计算一下养老金。详细的计算过程分享给大家。
(一)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计算养老金需要收集整理下列信息和数据。有的还需要动笔计算一下。
出生年月:197305
参工年月:199103
参保年月:199401
建帐年月:199807(北京市统账结合时间较晚,这一点对过渡性养老金是利好!)
退休年月:202305(目前尚未退休,后面的养老金为预测算)
退休年龄:50周岁
个人账户计发月数:195
视同缴费年限(N同):
2年10个月(2.83年)
实际缴费年限(N实):
29年5个月(29.42年)
全部缴费年限(N同+实):
32年3个月(32.25年)
建帐前缴费年限(N值至98.6):
7年4个月(7.33年)
建帐前实际缴费年限(N实98值):
4年6个月(4.5年)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159821元
养老金计发基数:11082(预算暂按去年基数)
Z实指数=历年缴费指数合计/应缴费年度数
=23.90458479/30=0.7968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Z实指数=11082*0.7968=8830.14元
(二)养老金预算:
1、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11082+8830.14)/2*32.25*1%
=3210.83元
2、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159821/195=819.59
3、 过渡性养老金=G视同+G实际
因为建帐前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建帐前实际缴费年限,所以北京市的过渡性养老金也是分成两段来计算的。一段是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简称G视同);另一段是建帐前实际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简称G实际)。
(1)G视同=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1%
=11082*2.83*1*1%=313.63
(2)G实际=养老金计发基数*N实98值*Z实指数*1%
=11082*4.5*0.7968*1%=397.36
过渡性养老金合计
=313.62+397.36=710.98
基本养老金合计=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3210.83+819.59+710.98=4741.4元
因为退休当年(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尚未公布,以上为按去年旧基数预测的养老金,账户额也是估算的,所以养老金难免存在些误差。但计算思路和方法是正确的,养老金不可能精确,仅供参考。大家把重点放在计算方法和过程上,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估计等到2023年新的养老金公布后重新核算,这位粉丝朋友的养老金还能再提高200元,有望接近5000元。
2023年计发基数按去年5.2%的增幅推算就是11636,计发基数按11636计算,她的养老金就是4945.6元,还能提升204.2元。
感谢阅读,期待您的关注和支持。如果觉得对您有所帮助,敬请点赞、收藏。
北京市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您学会了吗?有什么疑问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期待下期与您再会。